“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支以书契”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以后不敷使用了,圣人便发明文书契据。

出处:《易经-系辞》:“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译文: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以后不敷使用了,圣人便发明文书契据,百官也利于治理,万民也赖于此书契,而有所稽察,不致于误事,是取象于夬卦

扩展资料

《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9

上古结绳而治——上古时代还没有发明文字,遇到事情,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这样来记事,治理各种事务。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后来有圣人发明了文字, 于是人们改为用文字记事管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18
《周易·系辞下》
意思说我们老祖宗最初是以取绳为结而记事,“结”的形状、多寡具有约定俗成的内涵,类似法律条文。后世有了甲骨、帛、竹木简牍,再后有了纸张
第3个回答  2015-05-30
上古时代用结绳记事来处理社会事务。(只是)到了后代,圣人(才)把记事的形式改成了文书与契约。
第4个回答  2015-05-30
原始社会结绳记事,《易》开启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