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吃猪肉?

如题所述

一、营养分析 ⒈ 蛋白质 猪肉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在13.2%左右,因猪的品种、年龄、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异。比如猪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同,其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就会比较大。例如:猪里脊肉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1%,后臀尖约为15%,肋条肉约为10%,奶脯仅为8%,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猪瘦肉比肥肉的蛋白质含量要高。而猪的皮肤和筋腱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结缔组织的蛋白质含量为35%-40%,而其中绝大部分为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由于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缺乏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体必需氨基酸,因此,以猪皮和筋腱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营养价值较低。但是,也正因为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使得这类原料又成为女士美容的佳品。 ⒉ 脂类 猪肉中的脂类主要是中性脂肪和胆固醇。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脂肪的组成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较高。这也是猪油在较低温度下呈固态的原因。猪肉中胆固醇含量在瘦肉中较低,肥肉比瘦肉高,内脏中更高,一般约为瘦肉的3-5倍,脑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达2000毫克。虽然胆固醇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它也是血栓和结石的主要成分,所以,高胆固醇食物摄食过多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生概率。 ⒊ 碳水化合物 猪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 猪肉的营养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含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猪瘦肉中还含有血红蛋白,可以起到补铁的作用,能够预防贫血。肉中的血红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补铁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⒋ 浸出物 猪肉在烹煮时可溶解出一些成味物质,这些成味物质就是浸出物,包括含氮浸出物和非含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包括核苷酸、肌苷、游离氨基酸和嘌呤碱等。浸出物的成分与肉的风味和滋味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含氮浸出物的含量对肉汤厚鲜味道的影响很重要,浸出物一般可促进食欲并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利于消化吸收。 附:每100克猪肉(瘦)所含营养素:热量 (143.00千卡) 、蛋白质 (20.30克) 、脂肪 (6.20克) 、碳水化合物 (1.50克) 、维生素A (44.00微克) 、硫胺素 (0.54毫克)、核黄素 (0.10毫克) 、尼克酸 (5.30毫克) 、维生素E (0.34毫克) 、钙 (6.00毫克)、磷 (189.00毫克) 、钠 (57.50毫克)、镁(25.00毫克)、铁 (3.00毫克)、锌(2.99毫克)、硒 (9.50微克) 、铜 (0.11毫克) 、锰 (0.03毫克) 、钾 (305.00毫克)、胆固醇 (81.00毫克)。 二、食疗保健作用 中医认为,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主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肾虚体弱、产后血虚、燥咳、便秘、补虚、滋阴、润燥、滋肝阴、润肌肤、利小便和止消渴。猪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三、适宜人群 ⒈ 一般健康人和患有疾病之人均能食之,但食之过多,便使人摄入了过多热量,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内储存,就致人肥胖,肥胖则易发多种疾病;多食或冷食易引起胃肠饱胀或腹胀腹泻;对于脂肪及猪油,患高血压或偏瘫(中风)病者及肠胃虚寒、虚肥身体、痰湿盛、宿食不化者应慎食或少食之。 ⒉ 适宜阴虚不足、头晕、贫血、老人燥咳无痰、大便干结,以及营养不良者食用; ⒊ 对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 ⒋ 猪皮和猪蹄具有“和气血、润肌肤、可美容”的功效,爱美的女性可多食用猪皮和猪蹄。 四、合理烹饪与食用 ⒈ 猪肉的吃法繁多,烹制方法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从营养保健角度说,以炖、煮、蒸为好,炸和烤最差。因为在炸、烤的高温下,肉的蛋白质会变性生成苯并芘等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故应尽量避免,烧焦的肉是不能吃的。煮烂的肉较易消化,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溶入汤中,汤不只味鲜,还富有营养,而且,经4~5个小时的炖煮,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能减少50%以上。 ⒉ 猪肉烹调前不要用热水清洗,因猪肉中含有一种肌溶蛋白的物质,在15摄氏度以上的水中易溶解,若用热水浸泡就会散失很多营养,同时口味也欠佳;猪肉应煮熟,因为猪肉中有时会有寄生虫,如果生吃或调理不完全时,可能会在肝脏或脑部寄生有钩绦虫。 ⒊ 猪肉属酸性食物,为保持膳食平衡,烹调时宜适量搭配些豆类和蔬菜等碱性食物,如土豆、萝卜、海带、大白菜、芋头、藕、木耳、豆腐等。 ⒋ 食物相克:猪肉不宜与乌梅、甘草、鲫鱼、虾、鸽肉、田螺、杏仁、驴肉、羊肝、香菜、甲鱼、菱角、荞麦、鹌鹑肉、牛肉同食。 ⒌ 食用禁忌: (1)牛奶与瘦肉不合适同食,因为牛奶里含有大量的钙,而瘦肉里则含磷,这两种营养素不能同时吸收,国外医学界称之为磷钙相克。只有当钙磷比在最佳比1∶1到1∶1.5之间,才能互相促进吸收。 (2)适用猪肉后不宜大量饮茶,因为茶叶的鞣酸会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延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不但易造成便秘、而且还增加了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的吸收,影响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01
猪肉是我国汉族人消费量最大的一种肉食,脂肪含量很高,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在日常肉食消费中,以少吃为好,应尽量用牛肉、鸡肉取代之。 营养分析 猪肉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每百克猪肉平均产热138-188千焦(约330-450千卡),含热量为肉食之首。猪肉的平均胆固醇含量高过牛、羊、鸡、鸭肉。 食疗保健 猪肉中的脂肪除能提供热量外,还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瘦猪肉含有的矿物质铁,属血红素铁,能有效改善缺铁性贫血, 吃猪肉有利,也有弊,弊主要体现在摄食量大时。猪肉脂肪含量高,即便是瘦肉,含量也在20%以上,超过牛、鸡肉和鱼类,所以,食之过多,便使人摄入了过多热量,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在人体内储存,就致人肥胖,肥胖则易发多种疾病。猪肉胆固醇含量很高,被称作高胆固醇食物。已经明确,高胆固醇食物摄食过多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高血压病的发生概率。资料表明,每天吃猪肉150克以上的人,罹患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的可能性,即比少吃猪肉的人大23倍。常吃猪肉的人,发生肿瘤(特别是大肠癌)、脑中风、糖尿病的概率也比不吃猪肉的人大。 中医认为,猪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的功效。中医对猪肉的认识与现代医学基本相同,也不主张多吃,说多吃“令人虚肥,大动风痰”,“大动风痰”,即指冠心病和脑中风。 温馨提示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的畜禽肉摄入量,是平均每日50-100克,在此范围内,中国人已有条件从过去单一的猪肉消费向多元化转化。所以,居民就应尽量降低猪肉在日常肉食中的消费比例,以牛肉、鸡肉取代之。 吃单独用猪肉烹制的美馔,如粉蒸肉、扣肉、红烧肉、酱肘子等,应特别注意要适可而止,切忌暴食。暴食,容易引发胆道、胰腺、胃肠的急性病症。 患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和胖人,吃猪肉的害处尤其明显,则更应少吃或不吃。胖人减肥时,猪肉应是重点被控制食物。 由猪肉加工成的熏肉、腊肉、火腿、咸肉,由于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尽管风味独特,亦不提倡食用。有的地方将炼猪油和肥肉剩下的油渣,当作美食吃,殊不知,它含大量的致癌物苯并芘,故一定要弃之不吃